(相关资料图)
参观校园、听一节课、汇报科组情况、所有教师参与评课、教研员总结归纳、形成合作共享教研资源……这些环节,已成为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功能区初中教研员张伟雄参与跨镇街教研工作的常态步骤。“跨镇街调研模式打破了镇街间的教研教学壁垒,实现了跨镇街的教研交流与学习。”张伟雄说。
东莞市教育局调研发现,东莞的初中教研力量较为薄弱,按照学校数量来配备教研员的话,几乎无法实现教研员全覆盖。松山湖功能区镇街间培训资源和教研力量各有差异,教师交流思维较为传统被动,急需创新培训、教研一体化的理念,打造教师交流新模式。
2022年8月,张伟雄被选派到松山湖教育管理中心进行交流。从组建交流跟岗的骨干队伍入手,松山湖园区探索出功能区“1+9”初中教研员交流制度的雏形。
为进一步破解身边的教育难题,东莞市围绕推进扩容提质、优化教育结构等核心关键任务,组织开展教育改革攻坚揭榜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引导,东莞市教育局调动市镇校三级力量揭榜挂帅,推动改革项目下沉,破解了一批基层教育重点难点问题。
各地也给出了生动的实践成果。基于区域教育共享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的理念,松山湖园区建立“1+2”的教育统筹协调机制,成立了由高新区及周边镇共同组成的松山湖功能区教育统筹发展协调工作小组,探索区域教育资源有机融通。
如何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松山湖园区成立东莞市教研室松山湖功能区分室(非实体),探索“规划统筹、资源共享、人事多元、财政多维”的教师研训模式。此外,松山湖园区还建立了“项目+”路径,强化教研员深入学校指导实践职责,形成了“小学语文品质提升+东坑”等项目,完善市、功能区、镇(园区、街道)、校四级教研工作体系。
“有了项目作为抓手,松山湖开展多项专题研究和联动活动,形成教科研一体化统筹常态化发展路径。”松山湖教育管理中心科研中心主任徐洁说。
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更高要求?石龙镇以打造“三名工程”、开展跟岗江苏名师活动等为突破口,积极统筹镇级教研力量,建章立制,补短板创特色。
《石龙镇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石龙镇打造“龙城名师”工作方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石龙镇进行了机制改革,制定了“管理类”“培训类”“名师类”“激励类”四大类18项骨干教师引育制度。
为激励教育质量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石龙镇每年拨出约400万元经费作为教育质量激励资金。校长、园长等带头申报课题,并积极参加各类课题的开题、结题及研讨活动,以科研促教研,带动更多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近年来,石龙镇用于教育科研的奖励资金每年达100万元左右。截至2022年,石龙镇已有国家级立项课题4项,省级立项课题26项,市级立项课题209项;国家级教育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5项,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9项。(通讯员 陈宋釜 陈锐军 本报记者 刘盾 )
关键词: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