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正文

“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举办[组图]|环球快看点

2023-04-28 15:55:29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讯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大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大这座校园中流传着代代相承的优秀学风,“传承”对于北大乃至整个学术和教育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2018年以来,文研院先后举办了五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参与其中,讲述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适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文研院将这些讲述者的故事整理集结,与北大出版社联合出版。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北大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总编辑汲传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张鸣,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哲学系教授程乐松,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叶少勇,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程苏东,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苗润博发言,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主持。北大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凤珠、社科部副部长王周谊、校友办副主任赵文莉、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耿姝、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罗玲等出席活动。


(资料图)

会议现场。

在观看“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回顾篇)”视频后,主持人渠敬东老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旨:今年适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举办本论坛一是表示祝贺,同时也为庆祝文研院与北大出版社合作的第一本书《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出版。他谈道,中国人的内涵、品质、学问、成长均来自于“活着的榜样”。对于学人而言,“先生”正是这样的榜样,在人生品德、生活态度、学术良知、时代精神诸方面提供了典范。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

接着,汲传波老师在致辞中介绍了北大出版社的宗旨与精品战略,梳理了《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一书的出版历程,指出“传承”系列讲述活动与相关图书的出版将使更多人感受到前辈学人的风采与北大薪火相传的学术风貌。

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汲传波。

随后,王博副校长发表讲话,提出“传承”的对象既包括知识与学问,也包括品格与态度。大学是历史与未来、已知与未知交汇之所在,是最能体现传承的地方。对于北大与北大人,他有三点体会:北大人有热的心与冷的头脑,故讲科学、重理性;北大重科技,亦重人文;北大有厚重的历史,也一直追求塑造未来。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

接下来,九位学者围绕“北大学缘与精神传承”这一话题,分享他们的理解与故事。袁明老师通过与中国传统士人及西方知识分子的纵横对比,指出“传承”的难度与重要意义。一方面,传承是对传统的继承,但传统必须接受现代的洗礼,这是对中国传统士人的超越;另一方面,面向世界的时代气息与厚重内敛的中国人文精神在各个历史节点激荡交汇,又是西方知识分子所难以理解的。北大在诞生之初便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也难逃家国情怀的历史宿命。今天的北大应调动全部智慧与资源,承担传承义务,探索一种人类文明史上的大历史。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

陈平原老师指出,本科就读于北大与硕、博期间就读于北大两个群体对北大很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这种差异值得关注。他接着分析了北大出版社所出版的北大相关图书主题的历时性变化,认为存在一个从精神到故事、到科系、到学缘的发展脉络,总体上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实”。不过,在讨论学缘时,也不应忘却背后具体的制度、人物和故事以及宝贵的精神的魅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课比天大。”在张鸣老师看来,学术先辈不仅有深厚学养,更热爱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有特别的感召力,为今人树立了教书育人的榜样。针对北大的定位,他指出,一流的大学追求质量,二流的大学追求数量,最好的大学追求唯一。北大本身具有唯一精神,这种唯一应当被守护。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鸣。

论及传承,刘云杉老师首先引述了北大高教所的创所元老汪永铨先生的“五不唯”原则,即“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不唯我,不唯风”;进而又谈到了与汪先生同期的王义遒先生对素质教育的关切,以及思考教育改革时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她也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认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抗逆能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周飞舟老师认为,传承主要靠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传承的内容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外人看不见,内人说不清,但只要身在其中便能时刻感受到其存在。学生对老师理想与行动的继承,事实上达成了一种中国式的“永生”,构成了连续的生命系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

程乐松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北大求学、任教的心得体悟,认为在燕园中既能找到学问的深度,也能找到视野的广度,有时还能找到情怀的高度,并时时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温度。他认为自身的成长受益于师长的“纵容”,这种“纵容”使得自己获得“从容”这样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进一步指出,燕园中的学者共享一个精神系谱,是同一底色的差异化折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程乐松。

叶少勇老师受业于段晴老师。他深情地追忆了段晴老师对学生的严厉与爱护,指出段老师以“拔苗助长”式的教导带来了一代学人“跨越式”的成长,促使中国的梵文研究从世界范围内的“后进”变成与西方“共进”,甚至在一些领域中变成“先进”。学科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三四代学人的传承与坚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叶少勇。

程苏东老师回忆了“传承”系列活动灵感的生发过程,又进一步谈到了对这一活动新的期待与构想。他认为,目前“传承”活动关注的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学缘传承,但事实上还有以文本为中心的传承方式,正如今文经与古文经,实则各有优长。离开了北大的学人,其思想也是北大学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程苏东。

苗润博老师从自己与刘浦江老师相识、后拜入刘老师门下的经历谈起,指出切实的批评才会带来真实的传承,而批评本身是最难传承的学风。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将使学生理解学术研究中的“恒定标准”;而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则是推动研究范式转移、推展人类思考边界的重要动力。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苗润博。

九位老师讲述结束后,邓小南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对于学缘与传承的理解。她指出,“传承”活动的参与者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于一处,这是因为学脉本身也有延展性和跨越性。北大始终作为一种气质与精神存在于当下,渗透于日常的学术生活之中。学人以学脉的延续作为学术生命的准绳;作为北大人,也应以继承北大精神为己任,不仅仅将传承作为一种活动,更应作为一种严肃的机制与开放性的实践。文研院为此而建,也将持续为此努力。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

最后,夏红卫老师分享了对于传承及此次活动的看法。夏老师指出,出版是学术活动的出口和呈现,将使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力量倍增。夏老师进一步谈到了未来北大出版社与文研院合作的计划,将推出更多精品,更好地将北大精神体现出来、传承下去。

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

学术需要创新,创新始于积累。先人的学术追求与品格、知识与理念,为后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滋养,更为后学树立了前进的榜样与标杆。文研院将秉承“涵养学术、激活思想”的初心继续前行,而围绕北大学缘展开的故事,也将不断获得新的营养、蓬勃生长。传承系列论坛是北大学缘忠实的记录者,它见证了不同代际学者间的传承与突破,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生生不息。

参会人员合影。

关键词:

上一篇:医疗服务数智化转型成果显现,互联网医院成新增长点_今日热门

下一篇:大别山瀑布群景区_大别山瀑布群

  • 资讯
  • 业界
  • 行情